时间:2022-10-28 19:00:31 | 浏览:598
“炒鞋太离谱,一双转眼就涨了三千多。”
“给男朋友买的鞋,半个月就涨了近一半,或许我该去炒鞋。”
“生怕再涨价,赶紧给下单了。”
这阵子,随便刷刷微博和朋友圈,就能看到国产球鞋涨价、缺货的消息。不少“球鞋粉”表示,为了以身作则支持国货,纷纷去下单李宁、安踏等知名国产,却发现很多爆款不是断货就是涨价,“再涨连国产都买不起了,救救打工人吧!”
而周末的李宁线下店,真的是人山人海。新疆棉事件后,“炒鞋”风已蔓延至国货?
杭州下沙奥特莱斯李宁折扣店。照片为该店店长提供
国产鞋“身价”暴涨
中证君在得物APP上搜索发现,以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为例,页面显示仅有42码,付款后7天内到货,售价竟高达48889元。而该鞋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,涨幅达31倍!但页面上却并无最近购买记录,似乎是“有价无市”。
截图自得物APP
又如李宁韦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超越限量款,41.5码最高售价为29999元,相比发售价1699元涨了近17倍。同时,最近购买数据达270条,12小时前刚成交一笔。
截图自得物APP
一路刷下来发现,动辄好几千元的鞋,也仍有大量付款记录。
在安踏品牌中,以哆啦A梦联名休闲板鞋白黑款为例,42.5码售价为4599元,发售参考价仅为499元,涨了8倍多,最近购买记录有近9000条。
截图自得物APP
有网友表示,炒鞋的就连拖鞋都不放过。
截图自微博
以李宁韦德之道魔术贴拖鞋镭射款为例,最高售价为899元,相比发售价299元涨了2倍,但以最近购买记录来看,却是鲜有人问津。
中证君注意到,在得物APP上,目前只显示售价,商品涨跌幅功能消失。
二级市场上,李宁和安踏体育(港股02020)近期股价一路向上。截至4月1日收盘,李宁报每股51.65港元,总市值达1286亿港元;安踏体育港股每股报130.6港元,总市值达3531亿港元。
截图自东方财富
有人一波亏几百万
一位球鞋行业多年从业人员李超(化名)告诉中证君,这段时间的行情非常“神奇”。在他的朋友圈里,做国货的同行不断刷屏“求货源,加价拿”。有同行一口气扫了10多万元的货,赚回了一辆车钱。
但有人欢喜有人忧。
一位多年做球鞋二级市场倒卖、规模已达全国前十的商家老万告诉中证君,这几天就一个字:难!“吃不下也睡不着,看着满仓的库存欲哭无泪,准备锁门一阵子去度假散散心了。”
从电商平台转型到得物APP上做球鞋生意的老万,经营多年的供应链一夜停滞。
之前,老万的店铺基本以耐克、阿迪等品牌球鞋为主,生意最好时,年销售额能过亿元。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店铺访问量和销量断崖式下滑,几千万元的库存堆在了仓库里。老万说,商品在不断降价,保守预计这波至少得亏好几百万。
从前几日开始,总是刷屏的老万陆续删掉了以前发布的带货朋友圈,设置成了三天可见,朋友圈的内容也成了朋友聚餐、鸡汤文案,并夹杂着几条之前很火的“积木熊”的售卖信息。看得出,老万也在努力找后路。
“也不是没想过转型做国货,但之前没做突然开始做,也得找渠道啊,跟一些经营多年国货的商家比,短期内我们的劣势还是很明显的,一方面不一定能拿到高性价比的货。另一方面,万一这波恐慌性抛售和热血囤货潮过去,市场恢复理性,我们高价进的货又砸手里咋办。”
老万告诉中证君,这一波很多中小商家亏得很惨,之后一方面要看耐克、阿迪方面的态度,然后就是要等这个市场恢复理性,“估计至少得两三个月。”
准备收拾行李去度假的老万告诉中证君,希望广大消费者对于市场能够理性看待,也希望这波国货潮能做大做强,在国际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。
业内人士:鞋贩子是恶性竞争之源
另一位在球鞋行业从业多年的玩家强仔告诉中证君,运动品牌一般都是期货制订货方式,就是现在卖的一般大半年前就定好了,货量都是固定的,卖完了就没了,剩下的库存被黄牛(主要是鞋贩子)囤积在手,价格就他们说了算了。
很多人说补货,理论上一般都有加单,但是加单都是在现货开卖之后,市场反响好的款才加,然后提交订单再生产,几个月后到货,这个时候新款都上市了,这不导致自己挤兑自己吗?新款老款都在卖,会导致其中一部分滞销,很多款加单了也是亏钱的,愿意卖的人不多。
现在鞋贩子奔向国产品牌,买断尺码、配色,市场价慢慢就是他们说了算了,和经销商没关系,和品牌商更没关系。而且经销商、品牌商估计都不敢现在加单,万一耐克道歉,市场热度下来,赔的还是自己。
“恶性竞争源头就是鞋贩子。这几天大量全网扫货国产热门款,然后卖不掉再退,货款都是花呗、信用卡、白条等支付,卖掉了空手套白狼,卖不掉也不亏,遇到卖家库存发生挤对发不出,再去举报卖家罚款。”强仔表示,这种稳赚不赔模式,自己都忍不住想进场了,苦的就是中小商家。
此前,“得物崩了”还冲上微博热搜。
有业内人士告诉中证君:“得物上耐克销量不降反增到底给谁看的,大家心里要明白。发生黑天鹅事件后,部分大佬不得自救一下。当然就算不炒鞋,也会有其他替代品,万物皆可炒,都是资本的工具。同时也想告诉大家,薅羊毛也是投资,但看似再稳的羊毛,也存在风险。”
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
作者 | 孙栋阅读所需约6分钟日前,大族激光(002008.SZ)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及2021年一季报,报告显示,2020年大族激光实现营业收入119.42亿元,同比增长24.89%,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.79亿元,同比增长52.43%
李宁近日因新品发布时装秀上展示的最新服装设计受到争议。10月19日,李宁中国在官微发布声明,对“逐梦行”秀款部分产品设计及造型表示歉意,并表示争议产品飞行帽设计源自中国古代头盔。一开始,李宁的这款新品服装设计,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自媒体账号
记者/ 方文宇 编辑/ 陈晓平李宁的扩张动力,依然强劲。8月12日早间,李宁公司披露,1-6月营收124亿元,同比增长21.7%;归母净利润21.9亿元,同比增长11.6%。净利率、毛利率有所下滑,业绩表现仍超市场预期。至12日收盘,李宁股
文/ 陈晓平 编辑/ 钟黛8月13日,李宁公司公布中期业绩。2021年上半年,集团收入为101.97亿元,破百亿第一次只用了6个月,同比大幅上升65.0%。1-6月,净利润为19.62亿元,同比上升187.2%;净利润率达到19.2%。形势
#头条创作挑战赛#李宁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国货品牌,这一波真正摊上大事了!然而,摊上事的李宁,当下的一系列操作,却更显迷惑,既不下架,又不澄清,又不道歉……李宁秋冬新品服饰李宁是已经狂到无视舆论的导向,无视国人的关切了吗?还是说,作为一个中国
【财华社讯】李宁(02331.HK)截至11:52上涨3%,现报61.75港元,涨1.8港元。成交551万股,涉资3.329亿元。(出处:财华港股智能写手)本文源自财华网
【财华社讯】李宁(02331.HK)截至10:36下跌4.05%,现报59.3港元,跌2.5港元。成交184万股,涉资1.105亿元。(出处:财华港股智能写手)本文源自财华网
近年来,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热度的提升,运动时尚风潮的兴起,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增速近年来持续提升,本土运动品牌在这几年成长强劲。8月,上市公司进入到中期业绩披露高峰期。被称为国内运动服饰“三驾马车”的安踏、李宁与特步,三家行业巨头净利润均保持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