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0-28 21:38:56 | 浏览:4088
#头条创作挑战赛#
李宁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国货品牌,这一波真正摊上大事了!
然而,摊上事的李宁,当下的一系列操作,却更显迷惑,既不下架,又不澄清,又不道歉……
李宁秋冬新品服饰
李宁是已经狂到无视舆论的导向,无视国人的关切了吗?
还是说,作为一个中国的服装品牌,准备肆无忌惮的恶心大家一波,甚至是公然“反水”?
笔者认为,李宁的这波操作,可能并不简单,背后的阴谋和博弈,可能并不简单……
1990年,著名体操运动员以自己的名字,创造了同名服装品牌李宁。
多年来,作为中国本土的国产运动服装品牌,李宁通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口碑,逐渐占据了国产品牌的头把交椅。
特别是近年来,随着国人对国货的大力支持,也源于众多国外品牌在我国核心问题上的不正确立场,以李宁为代表的国货,享受到了一大波的“爱国福利”,甚至被很多人誉为“国货之光”。
2004年,李宁在香港上市,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,没错,跟阿里巴巴一样。这样的操作,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税务和资本运作的考量,也无可厚非。
就在9月21日,李宁在官方微博上,发布了最新的大秀新品,有眼尖的网友,直指其中的服装,与侵华日军的军服高度相似。截止笔者撰稿时,该条微博还在。
李宁官方微博截图
近两日,众多网友开始集体“炮轰”李宁新品服装的导向和立场问题,但却一直未得到李宁官方的回应。这里,我们不禁要问,李宁还是中国的吗?
单从李宁的股权构成来看,李宁品牌依然牢牢掌握在李宁家族的手里。截止目前,李宁家族通过母公司非凡中国,依然持有李宁10.54%的股份,所以李宁依然是中国的私人企业。
图片源于网络
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,李宁这波操作,到底是无知,还是有意为之呢?
随着李宁秋季新品事件的发酵,众多网友也把关注点聚焦到了一个人:
钱炜,2019年担任李宁的执行总裁,是李宁日常经营的实际掌控者。他又名高坂武史,在日本读大学后加入日本国籍,曾在优衣库工作长达26年。
钱炜百科介绍资料
对于一位有如此深厚日本背景的,又正在担任李宁的CEO的人,仿佛搞出这么一出恶心人的事件,显得顺利成章了。
那么这件事是不是钱炜弄出来的呢?我觉得并不能轻易下结论,不能因为他的国籍和从业背景,就作出判断。因为,作为一个CEO,可能并不会直接参与到一个单品的发布中。
同时,对于一个热门事件来说,光看表面也是远远不够的。我认为,李宁事件的起源是衣服款式,更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,他们应对舆论的态度上。
截止目前,李宁官方都没有对这件事进行正面回应。更为可气的是,李宁的某高管则是发微博,将问题引向消费者的文化沉淀不够,内涵该款服饰,是借鉴的“笠型盔”。
图片源于微博截图
说实话,这样的操作,在中国的舆论场上,在如此敏感的事件上,以如此高高在上的教育态度,属实让人费解。李宁到底在搞什么?
在无法得知,该款服饰是由谁来设计,又是由谁拍板发布的情况下,我们暂且将关注点放到另一个问题上来。
就算这个服装的推出,跟钱炜没有直接关系。但在消费者口诛笔伐、高度关注的情况下,李宁官方迟迟不肯作出回应,甚至连该款敏感的服饰依然保留,这跟钱炜肯定是脱不了关系的。
网友留言截图
做什么服装可能是设计师、产品经理等蒙混过关的结果,但面对舆论的态度,一定跟CEO和公司的管理层脱不了关系。
仅从这一点看,李宁受到网友的质疑和批判,也并不冤枉。
作为一个企业,犯错是难免的,但知错不改,是不是太过蹊跷了?真相是什么呢?
首先我们要看到,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,李宁的根基在中国,李宁的客户是广大的中国消费者。如今的做法,伤害的是国人的感情,更是葬送的是自己的未来。
也就是说,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,李宁这么弄,害的只能是自己。就算是消费者“玻璃心”,过度解读了,李宁不回应的态度,也大大损害了自身形象和信誉。
李宁秋冬新品
更值得注意的是,该款服饰正式发布时间为9月23日,而事件是近两三天才开始大范围发酵的。这可能说明两点:①之前网友没发现。②网友早发现了,只是没有引发热议,或是声音被压制了。
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点,而没有引爆的原因,基本可以断定是有人在删帖。为什么这么判断,大家可以去网络搜索一下,看结果就知道了。
而这几天,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时间点。也可以据此判断出,特殊的时间引爆特殊的事件,背后的水深得很。
这样的操作,对于中国的网友来说,可以说早已习惯了。每逢特殊时节,总有不安分的人跑出来,妄图挑战国人的底线。
在目前没有官方回应,没有权威调查的情况下,衣服是谁搞出来的,我们暂且不知。但我知道的是,李宁掌舵的高层们,并没有拿出应有的态度,来回应消费者的质疑。
这种态度,可能是李宁的攻关经验不足,也可能是本身长期养成的娇惯、傲慢的陋习,更可能是目前的管理层,有意纵容,有意扩大事件。背后的目的,自然是生事,自然是搞垮李宁这个品牌。
李宁股价动态
我想说,李宁这个品牌倒下了,对国人没有好处,对中国没有好处,反而是对日本企业、美国企业的好处不小。
如果李宁本人的立场没有问题,那么我有理由相信,这一事件,显然是李宁服饰的内部出现了问题。相当一部分高层,有意制造事端,意图打倒这个中国品牌,意图在特殊的时期添乱。
但是,笔者的态度是,李宁本人在这一事件中,依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高管出问题,李宁选人用人的导向就有问题。产品和舆论出问题,李宁的敏感性和危机应对就有问题。
李宁
说了那么多,笔者个人必须给李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?李宁也应该给消费者一个郑重的回应和满意的答复。
如果李宁还不摆正态度,恐怕即使走到“亲者痛、仇者快”的地步,大家也不得不“大义灭亲”了。
爱国,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要求!
爱国,也是每个中国企业的基本操守!
很多时候这个社会很有意思,那就是资本靠老百姓发家致富之后,他们就会忘了自己的出身甚至是身份!今天我们结合海天酱油以及李宁最近的争议,和大家聊一下如今的一些社会现状。其实无论是海天也好,还是李宁也好,多数观众对于这些属于国货之星的品牌都是抱着
针对新品设计引发争议事件,10月19日,李宁现身回应称:“此次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了困惑和疑虑,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。”不算及时的回应没有挽回风波对李宁造成的影响,李宁已经连续多日股价下跌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,传统
摘要:最近,李宁的日子不好过。本来靠着“国货之光”的光环,李宁一路高歌猛进,不成想这次却被反噬,扣上了“辱华”的帽子。“国货之光”李宁,到底冤不冤?作者| 凌凌柒编辑| 沐玲前不久的新品发布会上,李宁发布了一款新品冬装,军绿色系,神似日本兵
文/小何社会论(本文原创 禁止抄袭)标题:李宁深陷舆论风波,服装翻车被指“大佐风”,市值蒸发200亿李宁曾被称为国牌一哥,其产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反响颇高,可以说是中国运动品牌的标杆。但就在最近,这个行业老大哥却深陷舆论风波,起因竟是9
文:十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,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正式穿着中国品牌“李宁”登上领奖台,这是“李宁”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。2018年,李宁和国内其他三大服装品牌一起登上了2018秋冬纽约时装周,让国人对李宁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刷新了国际市场
李宁近日因新品发布时装秀上展示的最新服装设计受到争议。10月19日,李宁中国在官微发布声明,对“逐梦行”秀款部分产品设计及造型表示歉意,并表示争议产品飞行帽设计源自中国古代头盔。一开始,李宁的这款新品服装设计,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自媒体账号
最近李宁官微宣布LI-NING1990 高级运动时尚品牌即将登陆并开通官方微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#LI-NING1990#来自1990来到2021表示着“李宁”回顾来路重新开始的决心细心的网友应该发现了这次李
【财华社讯】李宁(02331.HK)截至11:52上涨3%,现报61.75港元,涨1.8港元。成交551万股,涉资3.329亿元。(出处:财华港股智能写手)本文源自财华网
【财华社讯】李宁(02331.HK)截至10:36下跌4.05%,现报59.3港元,跌2.5港元。成交184万股,涉资1.105亿元。(出处:财华港股智能写手)本文源自财华网
近年来,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热度的提升,运动时尚风潮的兴起,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增速近年来持续提升,本土运动品牌在这几年成长强劲。8月,上市公司进入到中期业绩披露高峰期。被称为国内运动服饰“三驾马车”的安踏、李宁与特步,三家行业巨头净利润均保持20